【#育兒筆記】159:爸爸的「育兒空白」,由交流來補足 (暘斌)
昨天帶雙寶去南寮漁港玩沙,發生了一件令我頗介意的事。
玩沙後,我們要帶雙寶走到大約二十公尺外的沖腳區,芳瑜要他們自己赤腳拿著鞋子前進。但我看地上不太乾淨,且來來往往的人都有穿鞋,因此喊住走在前頭的芳瑜和Evonne,希望她們先穿好涼鞋再往前走。
沒想到芳瑜回頭看了我一眼,說了聲:「我覺得不用。」就帶著女兒光著腳,頭也不回的走了⋯⋯
回家後待雙寶酣睡,夜深人靜的時刻,我們悠閒地聊聊天。我告訴芳瑜,當下我實在不太高興,地上髒就算了,萬一他們的腳被異物扎到怎麼辦?
此話題一開,芳瑜的看法也如江水般源源不絕地湧出。
她說:「平日你上班,我有時會傳照片給你看,我帶孩子們去哪裡、吃了什麼⋯⋯我知道你上班忙,都只是草草看過。
又或者你回家後,有時我想跟你說今天發生了什麼趣事、如何崩潰,但我知道你已經很累了,因此都長話短說、輕描淡寫。
你真的了解我們一整天都經歷了些什麼嗎?你看到的文章彷彿只是一篇故事,而你看到的照片都只是一個瞬間,你明白背後的脈絡嗎?」
此時我心裡有點不平衡,上班工作、下班顧孩子,我已經很努力了啊⋯⋯
她接著說:「其實,我已經帶他們去很多地方玩過沙了,我們都是這樣自己拿著鞋子走到不遠的沖腳區。
你有印象今天那時候嗎?他們走到了水龍頭,是不是就開始想要自己把手腳洗乾淨了?因為平常我們都是這樣做的。但你當時一度勸阻,不想讓他自己來。
除了他們自己會把沙子沖乾淨,赤腳走在路上時,我也有教他們走路要看路才安全。況且,就算真的受了一點小傷,他們下次就會更小心了!
如果你真的介意,我尊重你想要穿鞋走,但不必要求我跟你一樣。」
我忽然回想起今天帶弟弟去上廁所時,那小子都想要自己沖水、開門鎖,當下都被我迅速阻止,但弟弟反而堅持要去做。我以為他只是調皮,聽了芳瑜的說法後才知道真相。
原來,我的想法還停留在從前的育嬰假時期:那些東西很髒、細菌很多,「小寶寶」不要碰。
芳瑜告訴我,她一打二帶他們上廁所時,都會指派小幫手,誰幫忙看門、誰幫忙沖水⋯⋯隨著年齡越大,上廁所越來越顯得輕鬆,最後再用肥皂把手洗乾淨就好了。
而我不清楚孩子已經具備了這樣的能力,處處限制,孩子自然想要透過對立的行動來證明「我自己就可以了!」
經過了一個小時的溝通,我的心裡舒服多了。工作養家、費心陪伴,我一直很努力了沒錯,但另一方面,孩子的發展也不曾停下腳步。
育兒品質想要提升,父母彼此就要「同調」。除了不斷從做中學、細心觀察孩子的各種變化,我去上班的那段「育兒空白」,還得要透過更多和伴侶(及孩子)之間的交流來補足才行。
其實,這也不算什麼苦差事。畢竟,看著孩子日漸成長,發展出自己獨特的人格,最幸福的還是身為爸媽的我們啊!
#2y8m